內容摘要:3月26日,中山大學發布了《中山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》,與去年相比“難度大增”:計劃人數縮減超過一半、報名門檻提高,還首次增加了體育測試環節。
關鍵詞:
作者簡介:
南方日報訊(記者 鐘哲)3月26日,中山大學發布了《中山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》,與去年相比“難度大增”:計劃人數縮減超過一半、報名門檻提高,還首次增加了體育測試環節。
今年1月,教育部辦公廳發布《關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,明確提出“高校要在上一年錄取人數基礎上適度壓縮招生名額,合理確定參加高校考核和具備入選資格的考生人數,提高人才選拔質量,寧缺毋濫”。
今年,全國共有90所試點高校有自主招生資格。3月以來,復旦大學、武漢大學等陸續公布了自主招生簡章,最為明顯的變化是招生規模大幅縮減。
以武漢大學為例,2018年自主招生錄取350人,今年不超過192人;復旦大學去年自主招生計劃170人,今年縮減為110人;中山大學去年自主招生計劃385人,今年則大幅縮減為175人。
除了招生人數變少外,今年中山大學自主招生的門檻也有所提高,只有在高中階段取得全國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(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信息學、生物)省級賽區一等獎的學生才有資格報名。去年可以用作“敲門磚”的論文、專利、著作等,今年一概失效。
《通知》還明確提出,要在校考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,測試項目由高校根據中學教學實際自主確定,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。
中山大學的自主招生簡章顯示,通過材料初審的學生需參加體育科目測試,測試科目為男子1000米或女子800米;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,不受理緩考、補考申請。如因特殊情況不能參加長跑項目,經學校審核同意后可以改為50米跑、引體向上(男子)或1分鐘仰臥起坐(女子)。
記者觀察發現,體育科目測試已成為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“標配”。除了長跑和短跑外,立定跳遠、跳繩、仰臥起坐等項目也受到關注。